馬原學科共有馬哲、政經、科學社會主義三個模塊,由于考研政治馬原復習的知識點比較多,同學們在進行考研政治馬原復習時,可以分模塊進行。下面湖北新文道考研為考生整理的馬原知識點之認識的兩次飛躍。
一、從實踐到認識
(1)認識的發展過程,首先是由實踐到認識,即從實踐中產生的感性認識,然后能動地發展到理性認識。這是認識過程中的第一次飛躍。
(2)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相互區別:感性認識是認識的低級階段,是人在實踐中通過感官對事物外部形態的直接的、具體的反映,它包括感覺、知覺、表象三種形式。感性認識的特點是直接性和具體性。理性認識是認識的高級階段,是人通過思維對事物的本質、全體、內部聯系和事物自身規律性的認識,它具有概念、判斷、推理三種形式。理性認識的特點是間接性和抽象性。
(3)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相互聯系:首先,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互相依存。理性認識依賴于感性認識,這是認識論的唯物論。感性認識有待于發展為理性認識,這是認識論的辯證法。其次,在實際的認識過程中,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又是互相交織、互相滲透的。
(4)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是辯證統一的,二者統一的基礎是實踐。
(5)認識過程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
理性因素是指人的理性直觀、理性思維等能力,具有指導、解釋和預見作用。
非理性因素是指認識主體的情感、意志,從廣義上看,人們還常把認識能力中具有不自覺、非邏輯性等特點的認識形式,如聯想、想象、猜測、靈感、頓悟等,也包括在人的非理性因素中,具有動力、誘導和激發作用。
二、從認識到實踐
從認識到實踐,是認識過程中第二次飛躍,這是認識過程中更為重要的一次飛躍。
要想實現由認識到實踐的飛躍,必須從實際出發,堅持理論和實際相結合,讓理論為群眾所掌握,轉化為改造社會、改造自然的物質力量。
三、認識過程的反復性和無限性
認識過程的反復性是指,人們對于一個復雜事物的認識往往要經過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再由理性認識到實踐的多次反復才能完成。這是因為在認識過程中始終存在著主觀和客觀的矛盾。從客觀方面看,事物的各個側面及其本質的暴露有一個過程;從主觀方面看,人的認識能力有一個提高的過程。
認識發展的無限性是指,對于事物發展過程的推移來說,人類認識的發展也是永無止境的,它表現為“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無限循環。由低級階段向高級階段不斷推移的永無止境的前進運動。這種認識的無限發展過程,在形式上是循環往復,在實質上是前進上升。
從實踐到認識,從認識到實踐,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認識運動不斷反復和無限發展,這是人類認識運動的辯證發展過程。
以上是新文道考研為2019考生整理的“2019考研政治:馬原知識點之認識的兩次飛躍”的相關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本文素材來源于網絡,由武漢新文道考研進行整理,想了解更多關于考研相關資訊,敬請關注新文道考研,我們將為同學們奉上全面完整的時下考研相關資訊。







關注武漢新文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