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大綱作為考研學子備考復習的重要參考,新大綱的發布無疑牽動著考生的心。以下是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海洋地質與資源2018考研大綱,有意報考中國地質大學(武漢)2018年碩士研究生的學生可參考閱讀。目前有院校陸續開始發布2018考研大綱,新文道考研官網會為大家第一時間收集匯總,請大家密切關注!
一、海洋地質學學科概況
考查點
1.海洋地質學學科發展歷史、現狀和趨勢;
2.海洋地質學研究對象、主要內容及研究意義;
3.海洋地質調查的主要內容、主要的地質地球物理調查技術方法;
4.現代海洋學和古海洋學基本概念和重要進展;
基本要求
1.了解海洋地質學學科發展歷史、現狀和趨勢;海洋地質學對海洋地質災害、環境影響及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影響等相關內容;現代海洋學和古海洋學的主要概念和重要進展;
2.熟悉海洋地質學概念、研究對象、研究內容及研究意義;海洋地質調查的主要內容、主要的地質地球物理技術方法及其應用領域; DSDP、ODP、IODP等國際大洋研究計劃的主要目標、研究主題和取得的重要科學成就;
二、大洋巖石圈、洋底構造和大陸邊緣
考查點
1.板塊構造理論;
2.大陸邊緣地質作用;
3.大洋盆地和洋中脊構造系統。
基本要求
1.熟悉海洋巖石圈的結構;了解海洋巖石圈的演化與海底沉降的關系;
2.了解地幔柱和新全球構造的基本概念;理解和熟悉板塊構造理論的基本內容;掌握全球板塊劃分與各類板塊邊界地質-地球物理特征和標志;了解巖石圈板塊的運動機制;
3.熟悉和掌握威爾遜旋回的概念和大洋盆地演化各個階段的基本特征;大陸邊緣的類型、特征和構造單元的劃分;邊緣海盆地的特征和形成演化模式;了解大陸邊緣的地質作用及大陸邊緣的發育演化機制;
4.了解環太平洋巨型匯聚帶、大西洋被動大陸邊緣帶和全球洋中脊系統的分布狀況和基本地質-地球物理特征;了解洋中脊構造概念和類型、洋中脊的基本構成及洋中脊擴張動力學演化;熟悉轉換斷層的概念、構造特征及洋中脊的分段性;了解無震脊的構造特征和成因,大洋深海盆地的地殼特征、巖石組成和地球物理特征。
三、海洋沉積學與層序地層學
考查點
1.海洋沉積學概念、研究內容和研究意義;
2.海平面變化,海水的運動及沉積作用;
3.沉積體系分析的概念、原理和方法;
4.主要的海洋沉積體系類型、沉積作用和內部沉積構成特征;
5. 層序地層學基本概念、原理和發育模式。
基本要求
1.了解海洋沉積學的定義、主要研究內容、海平面變化和研究意義;熟悉海水運動的類型、沉積物的搬運與沉積作用;沉積體系、沉積體系域和成因相的概念;掌握海陸交互相、海相沉積體系類型;了解大陸邊緣的源匯系統;
2.了解近岸帶的地形地貌特征;熟悉和掌握三角洲、河口灣、潮坪、潟湖、海灘五種沉積體系的內部構成、垂向序列和沉積作用過程;
3.了解大陸邊緣的地形地貌特征;理解和熟悉陸架、陸坡和陸隆等主要沉積單元的沉積作用過程及其產物;掌握重力流、海底扇、海底峽谷和等深流以及深水沉積體系的沉積組成及其沉積構造特征;
4.了解碳酸鹽沉積作用方式(化學作用、生物作用和機械沉積作用)和沉積模式;掌握大陸邊緣各種碳酸鹽沉積環境、相帶的沉積作用過程;理解碳酸鹽巖的主要沉積模式;
5.了解大洋盆地的地形地貌特征;了解大洋環流的形成機制、運動規律以及遠洋沉積作用過程;熟悉和掌握大洋沉積物的來源、組分、類型及分布規律;
6.理解層序地層學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層序發育機制和主要控制因素;熟悉層序地層單元的劃分及各級層序地層單元的基本特征;掌握陸架邊緣碎屑巖和碳酸鹽巖層序地層發育模式。
四、海底礦產資源
考查點
1、海洋礦產資源的種類、產狀和分布規律;
2、海域典型礦產的形成條件和成因模式。
基本要求
1.了解海洋礦產資源的種類和基本特征;
2.熟悉和掌握濱海砂礦、海底磷礦、大洋錳結核和結殼、海底熱液礦床、海底油氣、天然氣水合物等海洋礦產資源的形成條件和分布規律;
3.理解和掌握濱海砂礦、海底磷礦、大洋錳結核和結殼、海底熱液、海洋油氣、天然氣水合物的形成機制、成礦模式及典型實例。
試卷滿分:150
試題結構:
1.概念題型:5道,每道4分;
2.簡答類題型:5道,每道20分;
3.論述類題型(論述題、材料分析題、案例分析題等):1道,每道30分。
為了幫助考生更好地復習,新文道考研為廣大學子推出2018考研特訓彩虹卡、考研一對一、秋季集訓營等課程系列備考專題,針對每一個科目要點進行深入的備考指導,還會根據考研大綱進行針對性的輔導~歡迎廣大考生了解咨詢。
推薦閱讀:★ 全國各院校2018考研招生簡章
★ 全國各院校2018考研招生專業目錄
本文素材來源于網絡,由武漢新文道考研進行整理,想了解更多關于考研相關資訊,敬請關注新文道考研,我們將為同學們奉上全面完整的時下考研相關資訊。







關注武漢新文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