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夏令營活動是2018考研考生獲得推薦免試資格的途徑,新文道考研為2018考研考生第一時間整理發布全國各大高校夏令營的報名信息,以供考生參考提前做好準備。下面是天津大學電氣信息學院2017年暑期夏令營活動通知。
重要提示:天津大學將對參與夏令營正式營員提前面試選拔,歡迎有意報考我校2018年研究生的同學積極申請。
我院將于2017年7月7日至7月8日舉辦2018年研究生招生夏令營活動,旨在為熱愛科研、基礎扎實、素質全面、德才兼備的應屆本科畢業生熟悉學院搭建平臺,為繼續深造和發展創造機遇。
天津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國家重點大學,其前身為北洋大學,始建于1895 年,是中國第一所現代大學,素以“實事求是”的校訓、“嚴謹治學”的校風和“愛國奉獻”的傳統享譽海內外。1951年調整定名為天津大學,是1959年中共中央首批確定的16所國家重點大學之一,是“211工程” 、“985 工程”首批重點建設的大學。
電氣自動化與信息工程學院的前身可追溯至1933年成立的北洋大學電機系,至今已有八十多年的辦學歷史,素以嚴謹治學、務實求真而聞名。先后培養出曾任清華大學校長的高景德院士,北京郵電大學校長葉培大院士,發電工程與設備專家梁維燕院士,電力系統繼電保護專家、俄羅斯工程院院士賀家李教授,電力系統分析、規劃與仿真專家余貽鑫院士,電機工程專家劉錫英教授,通信專家周炯磐院士,數字通信專家李樂民院士,內燃機專家史紹熙院士,自動控制和系統工程專家劉豹教授,國際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終身院士何振亞教授,國際電機領域知名專家陳之藩教授,光纖通信專家楊恩澤教授,電視與圖像信息技術專家俞斯樂教授等一批專家學者,以及原吉林省委書記王云坤,原天津大學校長吳詠詩、李光泉,原天津大學黨委書記楊渝欽,著名企業家榮智健等為代表的一大批各類杰出人才。
學院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職員工260人,其中,教授54人,副教授84人,講師40人。博士生導師74人,碩士生導師143人。擁有中國工程院院士、俄羅斯工程院院士、國家“千人計劃”引進人才、長江學者特聘教授、長江學者講座教授、“973”項目首席科學家、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國家青年千人計劃入選者等在內的一支高水平教師隊伍,一些團隊入選教育部創新團隊、科技部重點領域創新團隊。
學院設有電氣工程系、自動化系、電子信息工程系、通信工程系、現代電工電子技術中心、電氣電子實驗教學中心、電氣與自動化實驗中心等4個系和3個中心,設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物聯網工程、通信工程5個本科專業。每年本科生招生近600人,全日制研究生近500人 (碩士研究生400人,博士研究生100人),全部在校生近4000人。
學院現有電氣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等三個一級學科,均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并分別設有博士后流動站。下設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電機與電器、高電壓與絕緣技術、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電工理論與新技術、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信號與信息處理、通信與信息系統等十個二級學科,其中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通信與信息系統為國家重點建設學科。學院擁有智能電網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天津市電力系統仿真控制重點實驗室、天津市過程檢測與控制重點實驗室、教育部新型飛行器聯合研究中心(先進制導與控制分中心)、教育部電視與圖像信息研究所、教育部電氣電子實驗教學示范中心、電氣工程與自動化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天津市配電系統規劃及自動化技術推廣中心等多個國家和省部級科研基地和教學實驗基地,并和國內外知名企業和研究單位共建了多個科研和實訓平臺。
學院科研實力雄厚,已形成多個在國內外具有影響力的特色研究方向,如:電力系統規劃、電力系統安全性與運行控制、分布式發電與微網,電力系統保護與控制,新型電機及其控制技術,電器系統優化與節能,高電壓與絕緣材料,新型傳感器與流動參數檢測,自動化裝備與過程控制,智能系統檢測與控制,智能信息處理與應用,機器人控制技術,新能源動力汽車控制技術,寬帶信息處理與傳輸、智能感知理論與系統、隱蔽通信與信息對抗、高速光纖通信理論與技術、3D立體圖像顯示技術、音視頻信號處理等等。
近五年承擔科研項目600余項(包括兩項國家973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項,天津市科技進步一等獎和技術發明一等獎10項,其他各類省(部)級科學技術獎勵30余項;發表SCI論文1000多篇,授權發明專利300多項,一大批科研成果獲得了廣泛的推廣應用;2016年全院承擔的科研項目經費超過1億元。
學科設置

一、申請基本資格條件
1.所有參加此次夏令營的學生以國內“985工程”和“211工程”高校,或所在專業為國家重點學科的2018屆本科畢業生為主。另外,參加活動的學生須事先與我院的相關導師溝通,在征得導師同意的前提下才有資格參加。在填寫申請表時,請注明所聯系的我院導師姓名。屆時,相關的導師也將參加師生見面會,以進一步增加了解。
2.學習成績優秀,“985工程”高校和研究生院高校學生學習成績排名須在班級或專業前30%;“211工程”高校或所在專業為國家重點學科院校的學生學習成績排名在班級或專業前10%;或有突出成果、論文或特殊專業特長者;或在全國重大競賽中獲獎者。
3.英語水平良好,達到英語六級水平(成績≥425分)或四級成績優秀(成績≥550分)。
4.申請人需持有本人所在學院2名具有高級職稱(副教授以上)教師的推薦信。
5.對從事電氣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學科學術研究有濃厚興趣,具有一定創新力和潛能。
二、申請辦法
1.網上申請
申請夏令營的同學請于2017年6月23日前登陸以下網址注冊并提交申請。
http://115.24.255.30:2017/gssummer/index.php
2.材料提交:請將所有申請材料于2017年6月25日(收到材料日期)前郵寄至天津市南開區衛津路92號天津大學第26教學樓E區227室,電氣自動化與信息工程學院辦公室,王寶國老師 電話27406272,務必使用EMS或順豐速遞。
3.只在網上申報而未郵寄材料者,報名不予受理。
4.紙質材料包括:
1)《天津大學研究生招生夏令營計劃申請表》(附件一或學院網站下載)
2)本科成績單和專業排名證明(需加蓋公章)
3)其他證明材料(如已發表或錄用論文的復印件、獎狀復印件、英語四/六級成績單復印件、各類證書復印件等)
4)專家(副教授及以上職稱)推薦信2封(附件二或學院網站下載)
注:申請材料A4紙打印,裝入A4大信封,信封正面注明“夏令營申請材料”,及“申報專業-所在學校-所在專業-申請人姓名”。材料按照申請表、成績單和專業排名證明、獎狀復印件、各類證書、學術論文、推薦信的順序進行排列。
三、資格審查
資格審查和錄取工作將由天津大學電氣與自動化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領導小組負責,材料審核工作將于6月26日左右結束。夏令營錄取名單將在學院網站上公布,未在名單上的同學皆視為未錄取,不另行通知。
四、入營時間、人數
參加夏令營的同學須攜帶身份證、學生證按時入營。7月7日開營,7月8日閉營,計劃招收校內外營員50人左右。
五、活動內容
活動舉辦期間,學院將全面介紹院系和學科發展近況,請營員走進實驗室,邀請相關領域專家學者開設專題講座、學術論壇,組織校內參觀考察、導師見面會、優秀學長交流會等活動。營員按要求全程參加夏令營活動者均可獲得天津大學研究生院頒發的“夏令營活動”結業證書。
為便于會上交流,請各位營員提前做好ppt個人展示(3-5分鐘)。具體活動安排稍后在學院網站公布,請持續關注。
六、招生優惠政策
天津大學將根據營員的申請材料、面試綜合考核情況及入營期間表現,為營員提供相應的研究生招生優惠政策。
天津大學2018年研究生招生夏令營的招生優惠政策分設A、B兩檔標準:
1.A檔
合格營員如獲得所在學校的研究生推薦免試資格,并按學校規定時間內通過教育部“全國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研究生信息公開暨管理服務系統”(網址:http://yz.chsi.com.cn/tm),完成所有規定流程后,可直接擬錄取。如未獲得所在學校的研究生推薦免試資格,但報考我校2018年碩士研究生的合格營員,可享受B檔優惠政策。
2.B檔
合格營員報考我校2018年碩士學位研究生,考試成績達到我校的相應學科門類復試基本分數線(即學校線,含總分、單科分數)后,可直接參加復試,不受學院分數線限制,表現優異者可優先擬錄取。
凡被我校成功接收的推薦免試生,將繼續享受獎勵政策:對來自教育部批準的設有研究生院院校、“985工程”院校的推免生,在其學校本專業排名前15%者,入學后一次性獎勵2000元;對來自“211工程”院校的推免生,在其學校本專業排名前5%者,入學后一次性獎勵1000元。對于來自外省市院校的推免生,入學后一次性給予500元差旅補助。
被我校錄取的學術型推薦免試碩士研究生,可直接錄取為直接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直博生),或在學期間表現優秀者,可申請碩博連讀。
七、其它注意事項
1.本次夏令營不收取任何費用,學院為正式營員提供在津食宿及學習資料,交通費自理;旁聽營員費用自理。
2.營員在夏令營期間發生的醫療費用及因個人行為導致的意外事故,由營員本人或其派出單位負責承擔。
3.請持續關注天津大學電氣自動化與信息工程學院網站(http://www.tju.edu.cn/seea/)及天津大學研究生招生夏令營網站,學院咨詢電話:27406272 ; 27405614 聯系人:王老師、田老師
4.夏令營相關工作的解釋權在天津大學電氣自動化與信息工程學院。
天津大學電氣自動化與信息工程學院
2017年6月9日
本文素材來源于網絡,由武漢新文道考研進行整理,想了解更多關于考研相關資訊,敬請關注新文道考研,我們將為同學們奉上全面完整的時下考研相關資訊。







關注武漢新文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