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的選擇,關系到未來的職業發展路徑;而學校的選擇,關系到考研時的院校競爭難度,兩個都非常重要,網絡上關于院校排名的文章非常多,其中有的還比較靠譜,但是有的看起來就不那么靠譜了,因此湖北新文道考研小編結合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高校評估結果,來為大家整理出各個專業學科院校排名,希望能夠給到大家一定的參考作用。下面我們先來看看生物醫學工程專業院校排名:
生物醫學工程學科解析
生物醫學工程是一級學科,部分院校也作為二級學科碩士點招生,本學科是工程技術向醫學和生命科學滲透的結晶,它涉及到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基礎學科和電子信息技術、計算機技術、激光、微波和超聲波,以及機械和化工等應用工程學科。它的主要研究領域有:醫學成像理論與技術;生物醫學信號檢測與處理技術;醫衛領域信息化工程;微波、毫米波、激光和超聲等物理場的生物醫學應用和生物醫學儀器等。它的發展與人類的健康直接相關,是一個典型的交叉科學技術領域。
學科代碼及名稱:0831 生物醫學工程
本一級學科中,全國具有“博士授權”的高校共35所,本次參評32所;部分具有“碩士授權”的高校也參加了評估;參評高校共計70所。 (注:評估結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學校代碼排列,排名僅供參考,不具備完全的院校選擇指導意義)
| 評估結果 | 學校代碼及名稱 |
| A+ | 10286 東南大學 10487 華中科技大學 |
| A | 10248 上海交通大學 |
| A- | 10003 清華大學 100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10335 浙江大學 10610 四川大學 |
| B+ | 10001 北京大學 10056 天津大學 10246 復旦大學 10561 華南理工大學 10611 重慶大學 10614 電子科技大學 10698 西安交通大學 |
| B | 10005 北京工業大學 10007 北京理工大學 10213 哈爾濱工業大學 10252 上海理工大學 10590 深圳大學 12121 南方醫科大學 91030 空軍軍醫大學(第四軍醫大學) |
| B- | 10025 首都醫科大學 10141 大連理工大學 10145 東北大學 10226 哈爾濱醫科大學 10247 同濟大學 10358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10558 中山大學 10559 暨南大學 |
| C+ | 10062 天津醫科大學 10284 南京大學 10343 溫州醫科大學 10422 山東大學 10699 西北工業大學 10701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
| C | 10112 太原理工大學 10285 蘇州大學 10384 廈門大學 10486 武漢大學 10613 西南交通大學 11535 湖南工業大學 91002 國防科技大學 |
| C- | 10013 北京郵電大學 10080 河北工業大學 10183 吉林大學 10186 長春理工大學 10217 哈爾濱工程大學 10255 東華大學 1028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考試科目
各院校考試科目略有不同,具體的研究方向與考試科目查看相關院校研招網。
以下以華中科技大學為例:
| 專業、研究方向 | 考試科目 |
| 083100生物醫學工程 | |
| 01 (全日制)蛋白質相互作用與基因調控網絡 02 (全日制)微流控生物芯片 03 (全日制)模擬與可視化數字化生命 04 (全日制)納米生物醫學檢測 05 (全日制)生物系統的建模與仿真 06 (全日制)生物醫學材料數字制造 07 (全日制)生物醫學測量與控制 08 (全日制)生物醫學信號檢測與處理 09 (全日制)醫學成像技術與應用 10 (全日制)醫學圖象處理與分析 11 (全日制)正電子發射斷層成像 12 (全日制)生物醫學傳感與檢測 13 (全日制)腦網絡成像與人工智能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 英語一 ③301 數學一 ④831 電子技術基礎 838 物理光學 839 激光原理 890 普通物理 ( 831、838、839、890 選一) |
就業前景及就業方向
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相對來說就業前景不錯,尤其是男生就業比較好。該專業畢業的研究生具有將生物、醫學與工程技術相結合的綜合能力。此專業是應用最先進的理工科的理論與方法來研究人的生命現象與規律,其研究領域極其廣泛,其研究方向也非常多。生物醫學工程領域也是今后幾十年內最容易出現理論突破和技術創新的學科領域之一。
1、到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從事相關的教學和研究工作。
2、在醫院或醫療儀器公司從事相關工作。
3、在軟件公司,從事醫學影響和圖像處理的相關工作。
以上就是新文道考研給大家整理的“21考研院校排名:0831生物醫學工程院校排名一覽表”相關文章,希望對21考研人有所幫助!
本文素材來源于網絡,由武漢新文道考研進行整理,想了解更多關于考研相關資訊,敬請關注新文道考研,我們將為同學們奉上全面完整的時下考研相關資訊。







關注武漢新文道微信